综合新闻

2023年度复旦大学语言学学科校庆报告会成功举办

浏览量:时间:2023-06-06

为迎接复旦大学建校118周年,5月25—26日复旦大学现代语言学研究院联合复旦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共同主办了“2023年度复旦大学语言学学科校庆报告会”。这是自2021年以来,复旦大学语言学学科第三次联合开展此类活动。会议延续了“多语种、跨学科背景下的语言学研究”这一主题。现代语言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文系教授陈忠敏,中文系副系主任陶寰教授,外文学院副院长郑咏滟教授出席了会议并致开幕辞。

报告会分为5月25、26日两天举行,其中5月25日出席报告会并作学术报告的有:中文系陈忠敏教授,现代语言学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员史濛辉、陈双双,外文学院秦文娟副教授、现代语言学研究院张梦翰青年研究员、外文学院崔惠玲副教授、现代语言学研究院徐坤宇青年副研究员、外文学院杨晓敏副教授等;5月26日与会并作学术报告的有:外文学院毕玉德教授以及部分语言学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报告内容涉及语音学、社会语言学、演化语言学、神经语言学、句法学、语言教学以及二语习得等研究领域。


1FAF7


5月25日上午场,陈忠敏教授首先报告了“语音的多维性音征及其在语言交际中的作用”。该研究通过浊塞音的发音和声学音征以及音高的感知音征来说明语言中音类音征的多维性属性。指出同一音类相关音征可以共生,但不会共变,这就造成同一音类音征的变异性。报告认为:同音类音征的多维性和变异性为人类语言的感知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如能充分认识到这些特点,将会大大提高人工智能领域语言识别的精度并扩大其应用范围。

接着,现代语言学研究院史濛辉青年副研究员报告了“苏州作为‘城市准方言岛’的五个非典型吴语特征”。报告探讨了苏州方言中五个非典型吴语特征的成因,指出:应与明清时期苏州的商业、人口及文教三方面的社会因素有密切的联系,苏州和杭州、上海一样,应被视为吴语区历史上的“城市准方言岛”代表之一。从语言接触的角度讨论了苏州作为“城市准方言岛”的基础与结果。

现代语言学研究院陈双双青年副研究员以“赣语莲花方言中的疑问语气词”为题作学术报告,讨论了赣语莲花方言中的四个疑问语气词“么”[mo44]、“嘛”[m44]、“嚯”[xo21]、“噷”[x44]。指出虽然它们都能表示疑问语气,但在预期和功能方面有所不同,并分别探讨了四个词在不同语境中的特征。

下午场,外文学院秦文娟副教授首先作了题为“数据驱动的语言学习研究:回溯与展望”的报告,介绍了外文学院LEAD Lab与上海多所高中正在开展的教学干预项目,和对现有研究数据在三个方向上的探索及取得的丰硕成果。报告指出,该研究旨在实现“从实验室到教室”的成果转化,以前沿的应用语言学研究促进一线教学改革和创新。

现代语言学研究院张梦翰青年研究员的报告题为“东亚及东南亚语言演化史”。报告指出,东亚和东南亚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和人群活动历史,但由于缺乏足够的、连续的文化记录和语言材料,这一地区的语言文化历史还有许多值得进一步探索的空间。报告介绍了通过对分布于该地区的汉藏语、侗台语以及中国境内汉语方言的系统研究,如何定量化地重构语言演化历史(如语言分化和混合),以及农业/语言共扩散模式。

外文学院崔惠玲副教授的报告题为“生活在别处: 一线城市朝鲜族大学生的语言态度与身份变迁相关性研究”。报告分析了流动至国际化大都市中的朝鲜族大学生对普通话(国家通用语)、韩国语(首尔标准语)和延边朝鲜语(韩国语的延边方言)的语言态度(language attitude),探讨语言态度如何影响少数族裔精英群体的身份(identity)变化。指出,对于流动中的少数族裔而言,最大的难题并不是语言本身,而是语言背后需要长期积累才能获取的文化资本。

现代语言学研究院青年副研究员徐坤宇作了题为“规则学习与语言加工关系的探索性研究——从成人到婴幼儿”的报告。报告介绍了如何借助多模态神经影像技术探索语言中不同层级单元的加工机制。报告指出,从句法复杂度和规则学习等角度的系列研究发现,从左额下回到左颞上回的有效连接在理解复杂句时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不同难易程度的句子加工与个体的统计学习能力存在相关性;也进一步发现了不同词类在句子加工历程中的神经表征和特点。

外文学院杨晓敏副教授作了题为“构式典型性与二语水平对中国学习者日语空间表达习得的影响”的报告。报告介绍了构式典型性和二语水平对日语学习者空间表达习得的影响,指出:典型构式的习得情况显著优于非典型构式,两者差异与构式的认知复杂度有关;随着二语水平的提高,典型构式的习得情况均显著改善,但线性与非线性增长并存,非典型构式的习得情况则呈现出更为复杂的非线性波动。


1FFCA


5月26日上午,外文学院毕玉德教授首先作了题为“朝鲜语复句标记逻辑关系语义制约生成机制及框架表示研究”的报告,该研究以朝鲜语复句关系标记为研究对象,分析语言单位与复句关系标记的共现机制和互动关系,探索其逻辑关系语义生成的系统性成因。该研究丰富了朝鲜语复句关系标记语法分析和解释框架,提升了语义生成的解释力;从知识表示角度,融合框架表示法和产生式表示法,构建了朝鲜语复句关系标记语法属性描述框架。

其后,外文学院、中文系语言学专业部分博士及硕士研究生分别汇报了12项学术研究,内容涉及语言学门类的多个研究领域。

本次报告会汇集了现代语言学研究院、外文学院、中文系语言学学科的知名学者以及优秀青年教师,与会人员围绕现代语言学研究的诸多领域和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地讨论,报告会呈现出多元化的理论、跨学科的视角和研究方法共现的特点,顺应了现代语言研究多元融合发展的趋势,拓展了语言研究的视野,为推动复旦大学语言学学科的融合创新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