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动态

系统发生学证据揭示早期侗台语在全新世晚期的分化与扩散

浏览量:时间:2023-11-09

10月30日,复旦大学现代语言学研究院、复旦大学智能复杂体系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实验室张梦翰课题组、生命科学学院郑鸿翔课题组等多家单位的合作研究成果被《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收录并在线发表,成果名称为“Phylogenetic evidence reveals early Kra-Dai divergence and dispersal in the late Holocene”。该研究聚焦侗台语及使用该语言的人群演化历史,联合了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复旦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多家单位,以侗台语历史演变为切入点,揭示了早期侗台语在约4000年前于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分化并向外传播的演化模式,该模式与史前侗台语人群的迁徙、农业扩张活动以及气候变化密切相关。该项工作为东亚及东南亚人类史前史问题的探索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

东亚和东南亚是世界上语言多样性最高的地区之一,不同语言群体之间有着广泛而密切的社会文化和遗传背景的联系。其中,侗台语语言及其人群在这个地区的社会历史演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此,了解侗台语的历史对于揭示其复杂的人口动态以及与东亚和东南亚大陆周边民族的社会文化联系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该研究团队收集了100个国内外侗台语语言样本,涵盖了侗台语的五个语支:仡央语支,黎语支,临高语支,侗水语支和台语支,基于斯瓦迪士100核心词表构建了同源词库,用贝叶斯系统发生学方法构建了侗台语语言谱系树,计算出侗台语语言各个语支之间的谱系关系和分化时间,并发现原始侗台语在大约4000年前分化(图1)。

图1 侗台语(Kra-Dai languages)语言谱系树和祖先语言分化时间

基于谱系地理学分析,推断出我国的广西-广东地区是侗台语语言的扩散中心,且扩散模式呈现出自东向西,自北向南的趋势(图2)。

3088C

图2 侗台语语言及其人群史前扩张历史推断

此外,通过整合语言学、遗传学、考古学、古生态学和古气候学数据,揭示了侗台语语言的演化可能与全新世晚期全球气候变化影响的人群扩张和农业传播密切相关(图3)。根据图中的变化,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4400-3500年前),侗台语语言初次分化,人口有效群体大小几乎不变,考古遗址减少,水稻存活率降低,气温变化剧烈,表明农业的衰退促使了侗台语人群迁徙和语言分化,这样的扩散模式为传统的农业-语言共扩散假说提供了新的见解;第二个时期(3500-2300年前),侗台语各语支早期原始语产生,气候和水稻存活率相对平稳,考古遗址和人口规模平稳增加;第三个时期(2300年前至今),侗台语语言数目和人口规模快速增长,且历史记录表明侗台语民族与汉族人群交流密切。以上表明,在史前时期,环境因素对侗台语语言和人群的扩张有重要影响,而在近两千年内,不同民族之间的接触也同样影响了语言和人群的扩张。

图3 多学科证据视角下的6000年前侗台语语言及其人群与古环境随时间的动态变化图(a)语言学:侗台语语言分化节律(b)考古学:侗台语人群可能活动地区的考古遗址数目(c)遗传学:侗台语人群的母系有效群体大小(d)古生态学:水稻存活率(e)古气候学:中国气温时间序列

最后,通过整合多学科证据,研究进一步推测侗台语人群与南岛语人群共同来源于早期长江下游地区的水稻种植人群(即百越民族),由于气候环境的影响,这个多民族团体沿海岸向南迁徙,其中,留在大陆的群体逐渐演变为今天侗台语人群的祖先并定居于华南沿海地区,随后,他们又逐渐迁移至海南岛和贵州、云南等内陆地区,在最近的2000年内,才开始大规模地迁入东南亚大陆地区(图2)。

该项研究采用文理交叉融合的研究范式,整合了多学科的数据,重构了侗台语的语言演化历史。这一研究将为探索东亚和东南亚地区复杂的语言关系和人类历史提供重要依据,并为未来深入研究侗台语民族、南岛语民族和百越民族之间的亲缘关系、文化交流和演变历程提供重要参考。

复旦大学人类表型组研究院博士生陶俣昕,广西民族大学韦远诚副教授,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生葛佳琦,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潘艳副教授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王文敏副教授,华东政法大学毕谦琦副教授,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生膨菲青年副研究员,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符昌忠研究员,复旦大学潘悟云教授和金力教授都为本文做出了重要贡献;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郑鸿翔副研究员和复旦大学现代语言学研究院、复旦大学智能复杂体系实验室的张梦翰研究员为本文共同通讯作者。

该工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基金项目、复旦大学“双一流”学科培优计划“中华早期文明跨学科研究计划”的支持。